物联网的兴起,ai技术的逐步成熟,智能家居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淀与积累之后迎来了爆发式发展,智能家居巨大的市场前景已经摆在了行业面前。据机构发布的报告,2018年智能家居设备和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680亿美元。智能家居产业复杂,复杂在产品涵盖范围广,厂家来源多,利益诉求点差别大等方面。从产品来讲,智能家居涉及的场景五花八门。路由器、传统家电、影音娱乐、环境(比如温湿度控制、光线调节、空气检测、饮水过滤)、安全(燃气报警等)、监控(红外报警、中控、对讲等)、穿戴设备等等都包括在内。甚至未来的充电桩、家庭发电装置,也都有可能被纳入智能家居的范畴。初略分析,从事智能家居的企业有六种不同的流派,其利益诉求点也是不一样的。一、传统家电企业这些企业的代表当然是海尔、美的等。他们的逻辑很简单,把原有的产品加上智能化,在家庭范围内互动,可以增加用户的粘性,提高市场占有率,终还是服务于硬件产品的销售业务。销售渠道与其原有渠道高度重合。二、互联网公司派这一类的典型代表有京东、阿里等等。做法有两类,或者自己生产智能硬件,或者与传统家电合作。自己的硬件或许还能有些收入,但是与传统家电合作则有点与虎谋皮的意思。三、手机硬件企业对于华为、小米这些企业来说,硬件生产,软件研发,生态建立都非常熟练,然而实际效果并不见得比前面两类企业更加讨好。四、安防企业这是一类不同的企业,以honeywell、bosch、松下、海康、大华为代表。他们的情况和家电企业有一些相似,本身的安防设备业务发展良好,有不错的利润,正在利用既有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度,切入智能家居市场。只是,他们在互联网营销,生态建设方面可能经验不足,另外他们的产品还必须施工安装,这些就构成了扩张中的不小阻碍。五、国外智能家居这类产品的代表当然就是google home和亚马逊echo,主打功能是人工智能和语音识别,以后可能还会发展到图像识别,动作识别,内容上必然会融入更多的第三方服务。这类产品由于国内外消费习惯,知识结构的差异,以及不能掌控国内市场宣传的主导地位,在国内销售得并不好。六、智能家居云平台和小型硬件供应商在智能硬件都不能很好盈利的情况下,纯粹提供智能家居物联网云服务的平台公司的日子当然也不好过。但是,对于资本市场来说,由于前面五类企业都规模巨大,所以这些平台企业仍然成为了追捧的对象。小型智能家居硬件供应商,更是在大厂家的夹缝里求生存,毫无胜算可言。近的所谓共享房屋,似乎带给了他们一线生机,但是对于地产商来讲,多半也只是一个噱头而已。如果仅仅看智能家居的业务,那么这六类企业应该都远远没有达到自己的,以及市场的预期。原因在哪里?原因在于以上所有这些产品或服务,满足的都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功能,不是客户的刚需。除了安防、监控以外,其他的智能设备几乎没有必要实现远程控制。如果人就在家里,那更没有必要智能控制了,除非这个人很懒或者很累。(当然,在遥远的未来,人工智能的普遍盛行,可能会重新赋予智能家居以新的活力)所以目前的智能家居产品所适用的场景都是主观臆想出来的低频需求。即便偶尔有需求产生,会有多少人为之买单呢?这样看起来,是不是智能家居就永无出头之日了?且慢,让我们再认真分析一下,在什么场景下,智能家居可能成为刚需呢?假设你远程监控家里的智能设备,这些设备必然需要服务于家里的人才有意义。什么人在家里,需要享受到设备的服务,却不能自己控制设备呢?答案只有可能是,老人或者需要护理的人。中国老龄人口的份额达到10%,而需要护理的人比例也达到了6%,加起来16%,也就是至少2亿人,也就是说有2亿个家庭可能这方面的智能家居服务。所以,芥子认为,智能家居在中国的出路只能是居家养老的场景,或者是护理场景。原标题 智能家居的出路在哪里?(设问篇);本文转载自“芥子”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