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高煤价是现货部分的高煤价,因此直供直销不仅是要做到中长协直供直销,还需推广到现货和短协部分。
面对近期处于高位的煤价,国家发改委还将继续出台调控政策。
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关于深化推进煤电运直购直销中长期合同座谈会上表示,着眼于煤炭当前的情况,首先是保供降价,措施之一是要减少中间环节,推行直购直销的中长期合同,大幅度减少成本,让煤价回归到合理区间。
该座谈会召集了神华、中煤、冀中能源、山西焦煤等多个煤企及相关部门,目的就是为了研究推进电煤直购直销、中长期合同,以及东北等重点地区今冬明春电煤直购直销资源衔接落实等工作。
自去年起,煤炭市场走出低谷,煤价一路上涨,虽经过调控,中间有所回落,但仍保持高位运行。在传统9月淡季,煤炭价格却稳中有涨。截至9月底,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主流平仓价更是达到了730元/吨,较8月底上涨100元/吨,创今年新高,早已超过发改委此前设立的绿色区间。
连维良表示,现在煤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有非理性成分。煤炭总体供求平衡,流通环节据不完全统计有1.3亿吨煤,如果将这些流通环节的煤转移到消费环节,煤炭供求形势会大幅缓和。“现在的问题是煤价越涨,进来囤煤的越多,囤煤时间越长,囤煤的数量就越大。”连维良称。
据发改委统计,去年1-11月,工商注册煤炭企业增加了5000家,今年1-9月底,从事煤炭期货投资的企业从3670家增加到83679家。“大量煤炭流通企业进入后,每个煤炭流通企业都能占用一定的资源,阶段性压制了煤炭的紧张,造成助涨助跌,等待煤价上涨的时候囤煤,煤价下跌的时候往外销煤。”连维良指出。
发改委表示,今年要建造此前中长期合同的升级版,主要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直供直销,提质提量,提质增量,运力保障,平台保障以及信用保障。
去年底,发改委鼓励引导更多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多家煤电企业一改以前定量不定价的原则,在去年签订的合同中定量又定价,并设置明确的定价机制。
此次尤其强调直供直销。这是指煤电生产企业直接签订合同,不通过中间环节,减少流通环节,但要更追求产需直接对接。连维良表示,直供直销不仅是要做到中长协直供直销,还需衍生到现货部分和短协部分,因为现在所谓的高煤价就是现货部分的高煤价。
连维良特别指出,对于平台保障,要结合直购直销中长期合同,从现在起着手组建全国煤炭直接交易中心。全国煤炭直接交易中心要以铁路为基础,要和现有的地区性交易中心一起研究,可以考虑股份制组建,用以长期支撑煤炭直购直销的中长期合同。
上述座谈会邀请了郑交所、秦皇岛港、国网的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南网的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等机构参加了讨论。
据界面新闻记者获悉,为了保证煤炭中长期合同的签订和执行,国家发改委已委托第三方征信机构东方金诚公司和大公国际公司,对重点企业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情况的信用数据进行采集。希望通过发挥信用监管手段,引导煤炭、电力企业严格履行中长期合同,促进煤炭稳定供应的长效机制的完善。
此次煤炭中长期合同信用数据的采集对象,主要是全国产能规模在300万吨/年以上的煤炭企业及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采集数据内容主要为中长期合同签订履行情况,同时对煤炭企业产能产量、去产能情况和煤炭库存数据一并采集。
信用数据采集分析有关结果,还将在“信用中国”网站公开,并纳入信用记录,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内部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这是发改委首次对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开展信用监督。
该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因为没有约束,煤炭中长期合同以前的执行情况不佳,但最近一年有所改观。“现在控制中长协,成为主要调控煤价回到合理区间的一种手段”,他说。
连维良还在会上表示,多家企业建议提前启动2018年煤炭中长期的签订工作,发改委将提早开展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