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王君晖
科创板审核标准公布至今一年有余,注册生效企业已近百家。科创板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理念,及时公开相关问询和回复,多次问询,力求“问出一家好企业”;科创企业上市后股价趋于理性,交易活跃,市场定价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退出机制、持续监管等制度创新平稳有序。更加公开透明的决策过程、不断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了科创板企业“硬科技”的属性和较高的公司质量。
“科创”属性是科创板最为鲜明的标签和特色。灵活和具有包容性的上市标准,为不同规模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了同等的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机会。“科创”属性如何衡量?是科创板最为核心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对企业如何审核,对于引导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也起到重要的方向标作用。要保证科创板的成色和定位,需要对“科创”属性作出更为明晰的界定,不错过任何一家好企业,也绝不让“李鬼”有冒充“李逵”的机会,对企业真实属性和公司质量,必须严控。
衡量“科创”属性,既需要有“定性”的指导,也需要有“定量”的标准,两方面加以配合,才能从多维度对企业进行能够量化的全面扫描。为此,证监会日前发布了科创板科创属性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此前的一些“定性”内容给出了明确的“定量”评价标准,进一步明确和丰富了科创属性企业的内涵和外延。
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常规指标+例外条款”的结构,包括三项常规指标和五项例外条款。三项常规指标主要侧重反映企业的研发投入、成果产出及其对企业经营的实际影响,能够较为全面地衡量企业研发投入产出及科技含量。其中具体数据指标的选取,是在对已上市、已申报科创板企业的情况以及正在辅导备案环节企业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经反复测算、综合权衡确定的。相关数据指标的设定,进一步强化了科创板企业应有的科技创新属性,既体现了坚守科创板定位的总体要求,又与我国企业和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五项“例外条款”主要是对“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到科创板发行上市”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是对三项常规指标的进一步补充,在实践中会从严把握。企业如同时满足三项常规指标,即可认为具有科创属性;如不同时满足三项常规指标,但是满足五项例外条款的任意一项,也可认为具有科创属性。
这种指标体系的设计,在确保科创属性评价过程具有较高可操作性的同时,又保留了一定的弹性空间,体现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包容性的改革导向。目前,科创板从审核发行,到上市交易,再到持续监管,已经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改革经验。对“科创”属性进一步明确,有利于落实科创定位,更好地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在科创板上市,对于其他板块中科技企业的发展也会起到很大的借鉴作用,进而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整个资本市场的“科技含量”,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
来源:证券时报